扬升行业网

空气的性质是什么(《空气的性质》教学反思)

121gldl|
124

大家好,今天给大家分享空气的性质是什么,一起来看看吧。

《空气的性质》这节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内容,同时也是学生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课科学课。所以,学生的学习态度较为认真, 积极性比较高。

首先通过一则谜语导入新课,接着教师追问学生:“哪儿有空气?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?”引发学生思考。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后,得出结论。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的存在,然后学生想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。

本节课实验较多,在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环节,教师抛出问题:空气是否占据空间?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,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。学生通过自己制定实验方案,自己设计实验,后得出结论,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。也符合科学走向探究的规律。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环节,教师演示实验,用天平左右两端各挂一个气球,保持天平平衡,然后用**破其中一只气球,观察天平左右平衡情况。以此来证明空气有质量。在这一环节,设计的不是很合理。其实也可以这样来设计,给学生提供电子天平,给学生提供打气筒、气球,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。把回答问题的过程,变成一个探究认识的过程。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测量空气有无重量会怎样呢?研究思考一下,在学生自主测量重量的活动中,他们自己可以学习完成的内容目标,与他们可能需要得到的指导帮助。也可以这样来设计这一环节:先给学生抛出问题:空气有重量吗?可能有的同学说有重量,也有的同学说没有重量,然后给每个小组气球、电子秤、打气筒,你们自己去称、去研究、去寻找支持或推翻自己猜想的实证,也就是,你们自己去探究吧!这个时候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研究活动的时间、空间、任务,同时,成为自主性的活动,也是走向探究的第一步。如果这个时候完全让学生独立自主活动,会需要较多的时间,而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,怎么办呢?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了。教师可以这样来指导:如果你们要往气球里面打气,老师给的建议是打气筒每打三下就停下称一次,观察记录天平是否倾斜,推断空气是否有重量。

而这个时候,学生又会怎么做呢?会有什么发现呢?会碰到什么问题呢?会讨论出什么结果呢?他们可能在开始连续几次记录的数字为0时,推断:空气没有重量。这个时候,刚开始预测空气没有重量的同学应该是很开心的,而预测空气有重量的同学开始**了,只能修改自己的猜测,只能推测为没有重量。面对学生这样的反应表现,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应该会很高兴吧!这可是学生自己的测量、发现、推断与修正,这也是尊重观察事实,测量数据的真实态度!可能也会有迷惑的学生,小声议论,并且还找出教材来翻找,确定答案,在小组里质疑、讨论,这个时候,不知道他们怀疑的是教材,怀疑的是电子秤,还是自己的测量*作?总之,这个时候的学生发生了有科学教学意义的思维活动,这是无可质疑的。直到电子秤跳出0.1、0.2......加上一次次的称量数字越来越大,有的人愣住了,更多的人兴奋起来了,活动进入**:新的问题、争议、分歧、联想、联系、讨论、猜测、解释......活动至此,交流研讨的基础已经完成,每个组已有自己获得并可解读的数据,每个学生已有自己产生的想法与问题。

这样上一节科学课,才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课吧!在我们平时的科学课堂中,很多时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,固化了学生的思维,没有真正放手去让学生自主探究,自主学习。这可能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需要深刻反思的。科学探究有一个重要标志:产生问题,科学素养有个重要能力:发现、产生与提出问题的能力,我们的课堂、我们的学生可能也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吧!

在今后的科学课堂教学中,精心设计每一个课堂活动,让学生去探究,让科学课堂真正走向探究!

以上就是空气的性质是什么的内容分享,希望对大家有用。